11月17日晚的全运田径场,女子百米决赛的起跑线前,16岁的陈妤颉攥着号码布站在第5道——她左边是32岁的“老将”韦永丽,右边是安徽队的史琳琪,看台上的相机镜头全对准了这三个姑娘,可没人想到,最后“炸场”的会是最年轻的那个。
枪声一响,陈妤颉的反应慢了半拍——前30米她还排在倒数第二,连旁边的史琳琪都超了她半步。但下一秒,这姑娘像是“开了挂”:步频快得像上了发条,每一步都比对手多“咬”出一点距离,40米追平第四,50米超过第三,60米冲上第二,到80米的时候,她已经把所有人甩在了身后!冲线的瞬间,计时器跳成“11秒10”,全场观众的欢呼差点把顶棚掀了。
这个成绩有多“炸”?不仅拿下全运冠军,还打破了U20亚洲青年纪录,把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提高了0.19秒!放在亚洲女子百米历史榜上,她从之前的第43位直接蹦到第11位;国内历史排名更杀入前七——要知道,就连今年的U18年龄段,她都是“世界第一”,就算放到U20里,也能排到世界第五!
有人说她“运气好”:毕竟本届全运的“两大种子”都栽了——广东队梁小静在接力赛里摔了一跤退赛,福建的葛曼棋半决赛拉伤大腿,没法再跑决赛。但陈妤颉的“运气”,从来都是自己拼出来的:预赛她跑了11秒39拿第二,半决赛11秒33冲第一,决赛的11秒10,别说梁小静从来没跑到过,就连葛曼棋也只有疫情前能跑出更好的成绩。
赛后采访时,陈妤颉擦着汗笑:“起跑慢的时候,我没想着‘完了’,就记着教练说的‘后半程才是你的天下’。”这句话里藏着她的“狠劲”:从12岁开始练短跑,每天早上5点就起来练起跑,晚上加练步频,脚踝肿得像包子就敷冰袋,膝盖疼得没法弯就贴膏药,“我知道自己不是‘天赋型’,但我能‘磨’。”
韦永丽站在领奖台上拍了拍她的肩膀:“这丫头比我16岁时狠多了。”史琳琪也笑着说:“她的步频,我根本追不上。”而教练更清楚:陈妤颉的“快”不是瞎跑——她的步频能达到每秒4.8步,比很多成年选手还快,后半程的耐力训练,她从来都是练到最后一个停。
有人说她“捡漏”,可看看她的成绩:11秒10是近六年半国内女子百米最好成绩,预赛半决赛的稳定发挥,决赛的“逆风翻盘”,哪一样不是实力?就算梁小静和葛曼棋在,她未必就输——毕竟,能跑到11秒10的姑娘,本身就是“王者”。
那晚的风里,陈妤颉举着冠军奖杯,阳光照在她的高马尾上。她没说什么“豪言壮语”,就说了句“我想再跑快点”。可在场的人都知道,这个16岁的姑娘,已经扛起了中国女子短跑的“新旗帜”——毕竟,当一个16岁的孩子能跑到11秒10,未来的十年,谁能说她不会站在世界大赛的领奖台上?
跑道上的线还是热的,陈妤颉弯腰摸了摸地面——那是她刚刚“飞”过的地方。而更远的地方,新的短跑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
